鍛造比對H13鋼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H13鋼是世界范圍內使用較廣泛的一種熱作模具鋼,該鋼具有良好的熱強性、韌性和淬透性,廣泛應用于熱鍛模、銅鋁合金壓鑄模等生產領域,是當今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熱作模具鋼之一。眾所周知,電渣重熔冶煉工藝對提高H13模具鋼的質量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國產H13鋼最普遍的生產工藝仍然是傳統的電爐冶煉,與電渣重熔冶煉相比,電爐冶煉工藝的優勢在于可節省生產成本20%~30%。因此,如果通過合理的鍛造工藝和熱處理工藝,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爐鋼的質量、性能和使用壽命,這將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有人系統地研究了不同鍛比對電爐冶煉生產的H13鋼的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并對其規律進行總結和分析,對傳統電爐鋼的生產和發展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試驗材料為撫順鋼廠常規生產的H13電爐鋼錠,上口直徑410mm,下口直徑330mm,經過單向熱鍛拔長,鍛造比分別為2、4、6、10,在830℃球化退火,以小于等于30~40℃/h的速度慢降溫到500℃出爐空冷,鋼錠的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試驗鋼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成分 | C | Mn | Si | S | P | Ni | Cr | V | Mo | Cu | |
含量 | 0.415 | 0.42 | 1.13 | 0.0025 | 0.021 | 0.16 | 4.98 | 0.99 | 1.32 | 0.12 |
在鋼錠心部、直徑1/4處與邊部切取試樣,觀察鋼錠橫向不同部位的鑄態組織;鋼錠退火后,切取退火態試樣觀測橫、縱向不同位置分別取6個標準10mm×10mm×55mm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樣,采用JB30B沖擊試驗機測定淬、回火態的沖擊性能,觀察其斷口形貌,并測定淬、回火態不同部位的硬度及組織差異,用于調質態沖擊試樣的熱處理工藝均為1030℃保溫30min后油冷淬火,600℃×2h回火兩次。金相試樣采用4%的硝酸酒精腐蝕,用LEICA MEF4M光學顯微鏡和S-4300冷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顯微組織觀測和分析;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評級標準采用GB/T10561-2005。為了保證實驗數據及其變化規律的準確性,本試驗所用材料全部取自同一爐鋼錠,退火及淬回火工藝也完全一致。
推薦文章
- D2模具鋼性能、用途
- 不是所有的直角鋼都叫精制鋼
- H13模具鋼抽芯生產中頻繁發生斷裂的原因
- 【H13模具知識】沖壓模具基本結構
- 大型H13外套經淬火+兩次回火,熱裝后脆性
- H13鋼材的化學成分及性質
- 模具鋼淬火中縱向裂紋出現的原因
- 什么是彈簧鋼?
- 模具表面有軟點是怎么回事
- 模具熱處理前組織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