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鋼熱處理條件
文章出處:未知責任編輯:模具鋼人氣:發表時間:2013-11-07
材 料 | 狀 態 | 組 織 說 明 | |
1 | 40Cr | 調質 | 回火S。白色F基體上分布著細的淺黑色顆粒Fe3C。當淬火溫度較低時,合金碳化物難于完全溶于A中。因而在回火S中殘存極少量的顆粒狀合金碳化物。 |
2 | 65Mn | 淬火中溫回火 | 回火T。白色F基體上分布極細的黑色Fe3C顆粒,它仍保持M位向。由于放大倍數低,難于分辨滲碳體的形貌。 |
3 | GCr15 | 常規淬火低溫回火 | 回火M及細顆粒碳化物+A殘。M分黑區和白區,是軸承鋼淬水后的特有組織。白區在A晶界處呈網狀分布。淬火加熱時,碳化物在A晶界處首先溶解,使之含碳、碳量比晶內多,MS較低,淬火后獲得以孿晶M為主的隱針M體,不易自回火,不易浸蝕而呈白色;A晶內的碳化物溶解少些,MS點較高,淬火時獲得板條M為主的隱晶M,易回火,易浸蝕呈黑色。白色細顆粒為加熱時未溶的合金碳化物。 |
4 | W18Cr4V | 鑄態 | Ld′+T+M+Ar。共晶Ld′呈魚骨狀分布,其中的共晶碳化物極難溶于A中,不能用熱處理改變其形態,只能通過鍛軋破碎;T易浸蝕呈黑色,有黑色組織之稱;M+Ar不易浸蝕呈白色,有白色組織之稱。黑色、白色組織均可通過退火、淬火消除。 |
5 | W18Cr4V | 退火 | S+碳化物。基體為S,放大倍數低,S條間距離未顯示,而呈暗黃色;白色塊狀為共晶碳化物,白色細小顆粒為二次碳化物。 |
6 | W18Cr4V | 淬火 | M+Ar+碳化物。白色基體為隱針狀淬火M及Ar。高速鋼淬火后,Ar高達20-25%,故稍深浸蝕就可呈現黑色網絡的的A晶界;A晶粒的粗細反應淬火加熱溫度的高低。白色大塊為共晶碳化物, |
白色細小顆粒為二次碳化物。 | |||
7 | W18Cr4V | 淬火及回火 | M+碳化物+A殘 。黑色基體為回火M+Ar,白色大塊顆粒為共晶碳化物,細小顆粒為二次碳化物。 |
8 | 1Gr18Ni9Ti | 固溶處理 | A.白色晶粒為A晶粒,部分晶粒呈孿晶,基體上黑色點狀為碳化物,有的試樣存在黑色成條狀分布的硫化物夾雜。 |
9 | 30CrMnSi | 等溫淬火 | B粒。由灰白色F和它所包圍的小島狀組織所組成。島的形態多樣,呈粒狀或條狀,很不規則。島剛形成時為富碳A,在隨后的轉變可以有三種情況:它可能是F和Fe3C;也可能是發生M轉變或者仍然保持富碳Ar。 |
10 | ZGMn13 | 鑄態 | A+碳化物。白色基體為A,黑色網絡為晶界,沿A晶界析出顆粒狀碳化物。鑄態高Mn鋼沿A晶界分布的網狀碳化物對鑄件的機械性能及耐磨性將會產生不良影響。必須經過水韌處理,使碳化溶入A中。 |
11 | ZGMn13 | 水韌處理 | A.全部為A晶粒,晶粒大小不勻,有孿晶變形。鑄態高Mn鋼加熱到1050-1100℃,使碳化物溶入基體,迅速冷卻,獲得單一A。具有良好的韌性,工作在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時,發揮出高耐磨性的特點。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熱處理工藝對H13熱作模具鋼高溫磨損性能的影響
此文關鍵字:
相關資訊
推薦文章
- D2模具鋼性能、用途
- 不是所有的直角鋼都叫精制鋼
- H13模具鋼抽芯生產中頻繁發生斷裂的原因
- 【H13模具知識】沖壓模具基本結構
- 大型H13外套經淬火+兩次回火,熱裝后脆性
- H13鋼材的化學成分及性質
- 模具鋼淬火中縱向裂紋出現的原因
- 什么是彈簧鋼?
- 模具表面有軟點是怎么回事
- 模具熱處理前組織不佳